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必修課程

1.「環境規劃設計實習一上」(6學分)

2.「環境規劃設計實習一下」(6學分)

3.「規劃與設計史」(3學分)

  • 師生組織
    本實習課程由三位教師、三位助教負責。每一「教師/助教」組與兩組學生配對一起作業。為了促成不同專業背景同學間之相互學習與調適,每次分組時,每一團隊的學生專業背景應儘量多樣化,以促進不同專業間的相互學習。

    實地參訪
    本學期將安排不同尺度地區的實地參訪,以利同學對台灣的城鄉及其規劃、發展實務與議題有更深的了解,並作為本實習課程學習操作時之參考。

    課程目標
    實習一為本所必修兩學期的課程;第一學期實習一(上)定位為本所通識入門的規劃理念與實務方法的學習、演練與反省,第二學期則基於第一學期的學習成果,進行規劃實踐延續的操練。每學期會選定某地區為主要研討對象,進行資料蒐集、空間觀察、居民訪談以及議題分析等環境規劃實務相關方法的練習,並輔以其他現地參訪與討論。另外,也安排文獻研討與社區規劃實例介紹的時間,提供同學對相關規劃理念反省與社區規劃議題及內容之研討、學習的機會。本實習一的課程希冀透過兩學期的學習操作,提供同學建立對環境規劃與設計作為深具社會與環境意涵之專業工作的意義、方法以及相關議題與知識的初步認識,並提供如何形成比較合理的專業者與社會、環境使用者之間關係的體認機會。

  • 「規劃與設計史」是城鄉所的研一基礎必修課程,旨在透過批判性的歷史檢視,反思環境規劃和設計專業的發展,包括實作的歷史與思想的歷史。為了理解和評論這些規劃設計的實作與思想,我們還必須將其安置於更廣泛的政經制度、社會關係與空間過程的脈絡中,探討規劃設計與社會–空間過程的關係。

        「規劃」與「設計」首先是「動詞」,是實踐,既是對社會和空間的介入,也是對未來和歷史的塑造,還是對人類和人性的干預,是指向特定期待的實踐性投射和操作。介入、塑造和干預會有差錯、偏移、意外後果;於是,我們必須反思。這時候,規劃和設計成為「名詞」,是凝視、批判和思考的對象;歷史和理論於是出現了。所謂的規劃與設計史,乃是對於規劃與設計發展過程的選擇性呈現,而非中立的單純紀錄;所謂的規劃與設計理論,則往往是在以史為鑑下,對過往規劃設計的批判,並據以前瞻規劃設計操作的新可能。因此,規劃與設計的歷史及理論,充滿了價值評斷和權力折衝。

        規劃與設計自始就蘊含了思考和行動、歷史與未來、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辯證張力。規劃與設計隱含了人類構想(及期許、慾望、夢想、烏托邦)、實作(由技術和科技物中介的各種行動),以及規劃與設計作用其上的對象狀態(社會關係與過程、物質或自然現實、空間結構、人群、物件等等),三方面彼此之間的動態關係和發展歷程。規劃和設計既是對於社會與空間現實的介入和干預,那麼,在複雜、充滿衝突和緊張的社會世界裡,必然會牽動多重但不均等的各種社會秩序、文化想像、生活慣習、環境生態,以及權力關係。因此,規劃與設計是一個廣義的政治過程,是利益競逐的場域。規劃設計的歷史和理論,本身也捲入了這種政治過程和利益競逐,是權力∕知識的場域。

        本課程經由規劃設計的歷史與理論,探問前述課題,並提供基本的概念工具箱,以便修習者能順利接上針對特定議題、方法和理論的其他進階選修課程。本課程基於特定立場和取向,採取批判性觀點,並偏向質化研究取向,而缺乏計量分析及其相關模型的討論。

    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規劃方面的歷史與理論。該部分首先概述台灣都市規劃與城市發展史,其次回溯西方近代城鎮規劃的興起與發展,第三則討論規劃理論的思潮與轉折,最後以都市規劃之新趨勢和議題作結。第二部份是設計方面的歷史與理論,限於課程時間,僅能簡略討論幾個課題,包括台灣建築設計教育之發展,Lynch的都市意象與Alexander的模式語言評述、Tafuri的現代主義建築批判等。詳細內容請參見各週主題與進度。本課程內容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與既有的人文社會知識接軌,尤其是有助於批判性分析的幾個重要領域,像是社會學、政策分析,以及文化研究等,培養修習者超出狹隘的規劃與設計專業,採取宏觀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在概略介紹了台灣的都市規劃發展史後,第二個部分回到規劃與設計的理論和歷史本身,在有限的時間裡,介紹實證主義範型、批判與改革的左翼觀點、溝通學習和社區的取向、女性主義規劃、後現代主義觀點、生態與可持續性的思潮等。

1.「空間的社會分析」與「空間的經濟分析」範疇課程二選一(3學分)

2.「質化研究方法」與「量化研究方法」範疇課程二選一(3學分)


各範籌所屬課程,每學期由研究生事務小組認定公布之

  •   「規劃與設計史」是城鄉所的研一基礎必修課程,旨在透過批判性的歷史檢視,反思環境規劃和設計專業的發展,包括實作的歷史與思想的歷史。為了理解和評論這些規劃設計的實作與思想,我們還必須將其安置於更廣泛的政經制度、社會關係與空間過程的脈絡中,探討規劃設計與社會–空間過程的關係。

       「規劃」與「設計」首先是「動詞」,是實踐,既是對社會和空間的介入,是對未來和歷史的塑造,也是對人類和人性的干預,是指向特定期待的實踐性投射和操作。介入、塑造和干預會有差錯、偏移、意外後果;於是,我們必須反思。這時候,規劃和設計成為「名詞」,是凝視、批判和思考的對象;歷史和理論於是出現了。所謂的規劃與設計史,乃是對於規劃與設計發展過程的選擇性呈現,而非中立的單純紀錄;所謂的規劃與設計理論,則往往是在以史為鑑下,對過往規劃設計的批判,並據以前瞻規劃設計操作的新可能。因此,規劃與設計的歷史及理論,充滿了價值評斷和權力折衝。

        規劃與設計自始就蘊含了思考和行動、歷史與未來、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辯證張力。規劃與設計隱含了人類構想(及期許、慾望、夢想、烏托邦)、實作(由技術和科技物中介的各種行動),以及規劃與設計作用其上的對象狀態(社會關係與過程、物質或自然現實、空間結構、人群、物件等等),三方面彼此之間的動態關係和發展歷程。規劃和設計既是對於社會與空間現實的介入和干預,那麼,在複雜、充滿衝突和緊張的社會世界裡,必然會牽動多重但不均等的各種社會秩序、文化想像、生活慣習、環境生態,以及權力關係。因此,規劃與設計是一個廣義的政治過程,是利益競逐的場域。規劃設計的歷史和理論,本身也捲入了這種政治過程和利益競逐,是權力∕知識的場域。

        本課程經由規劃設計的歷史與理論,探問前述課題,並提供基本的概念工具箱,以便修習者能順利接上針對特定議題、方法和理論的其他進階選修課程。本課程基於特定立場和取向,採取批判性觀點,並偏向質化研究取向,而較缺乏計量分析及其相關模型的討論。課程內容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安置於台灣社會變遷和都市區域發展過程中的規劃設計議題;第二部分則回溯西方近代城鎮規劃的興起與發展,以及環境規劃與設計理論的思潮轉折。

  •     「質性研究」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命名,早在統計(尤其電腦發展盛行)當道之前,社會科學(包括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使用的方法以質性為主。六0年代之後,實證主義(作為知識論)與統計(作為方法)在社會科學取得宰制地位,因此在八0年代左右才開始又有研究者提出「質性研究」以與主流的量化研究區分對抗。當我們說質性或量化的時候,必須區分我們所指的是資料或者分析的方法。因為研究者可能對質性資料(文字、圖像)進行量的分析(如計算某類新聞在報紙所佔版面的面積與比例),也可能對量化資料(數字)進行質的分析(文本解讀詮釋)。其他,像是質性與量化究竟是知識論的差異,還是技術的不同,仍有爭議。而方法的選擇,理論上決定於研究發問,但是在實際運作上,仍然有可能反映了研究者本身的訓練以及世界觀。

        本課程旨在透過閱讀與實地操作過程以瞭解質性研究方法的長處及限制。每位修課的學生都必須演練完整的研究過程,從文獻回顧、研究提問、撰寫計畫書、到練習不同的研究方法、資料分析與寫作。視修課人數加以分組進行研究。城鄉所一年級的研究生,是否是修此課的時機,請與你們的學姊/學長討論,針對自己的狀況決定。有人認為還沒有開始寫論文,聽得有點抽象;可是也有人認為,後悔沒有早點選,論文就不會寫的那麼辛苦。大學學術背景不同,是否過去有實地研究經驗,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